2月25日上午,新京报以《茅台镇洞藏酒:散酒灌制的“三无”网红》为题,报道了近段时间在电商、短视频平台上的“网红”洞藏酒造假内幕。报道刊发后中午12时许,新京报记者接到贵州仁怀市一名白酒销售商电话,对方称,“我要整死你(记者)。”最新消息,仁怀市委宣传部表示,秦某已被当地警方带走调查。
“我要拍的是真的东西和活的电影。”吴有音拍的第一部电影《白相》,讲上海石库门里弄里的故事。当时他背着相机,花两年时间走遍上海每一处石库门,“我都能听到那个房子在跟我说话”,月光下的空屋子,满地狼藉,往昔声响却依稀余音绕梁,他瞬间被击中了,“你会对这个地方产生很深的情感,会知道电影一定是活的东西”。
极端环境,挑战肉体的承受底线,更冲击精神层面。“南极是人性放大镜,红尘中的法则在那里都被放大了”,而两个世俗中差异很大的人,在绝境中相依相存。吴有音用“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”的正反说法,来赋予这段感情一点哲思。他想传递的爱情,是萍水相逢、患难与共的。“爱情是一个壳,背后要表达出的人性的光芒、生命的强大,才是我要说的。”
立法委员”林昶佐在“立法院”上向台湾当局提出了一个非常滑稽的提议。[换行]他说,台湾要坚持对大陆打“心战”,而且要在大陆人常用的平台上发动,比如“天涯”、“知乎”和“豆瓣”……[换行]从台湾“立法院”一段现场的视频来看,当时来自“台独”党派“时代力量”的林昶佐先是在抨击台湾当局设立的一些所谓的对大陆发动“心战”的网站,称这些网站不仅没人看,甚至谷歌和百度都搜索不到,对大陆恐怕根本产生不了“心战”效果,也无从进行评估。[换行](图左为林昶佐,右边白发男子为台湾“政战局长”黄开森)[换行]之后,林昶佐提出应该去大陆民众普遍获取信息的平台和管道去投放“调制出来的心战”内容,并点名了“天涯论坛”、“豆瓣网”和“知乎网”这三个平台。[换行]他说,得把“心战”的材料放在这些有大陆人看的平台上,才能有效评估对大陆的“心战”是否有效。[换行]另外,林昶佐和接受他问询的台湾“政战局长”黄开森还在一问一答之中透露出一个信息,即台湾当局对大陆发动的“心战”是有经过培训的专门人员操作的,而这些培训则来自于台湾的“国安”和“情报”单位……[换行]不过,这林昶佐也表示台湾目前没有力量对大陆发起“大规模”的心战,且大陆对台的“心战”和“舆论战”早已无孔不入,“巩固我们自己人民的士气和信心就已经很辛苦了……”
经济新常态下,一些闽企也围困败局,以教训反思而上榜。去年,“莆田第一股”众和股份董事长许建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捕;香港上市的“中国神伞”集成伞业2017年7月也曾创下股价跌至不到1分钱的纪录;红极一时的晋江鞋企喜得龙破产。
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任性生活会“透支”多少身体健康而感到惴惴不安,那么有篇公号文章似乎正猜对了你的心思。近日一篇题为《剑桥大学教授:经常吃早餐,很危险》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介绍,剑桥大学教授Kealey表示,吃早餐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,他甚至还为此写了一本题为《早餐是危险一餐》的书。这篇文章几天就拥有了“10万+”的点击量。很多不吃早餐的网友跟评表示认可,有人甚至拿出“越吃早餐越饿”“坚持早餐也得胆结石”的亲身经历力挺,还有不少摇摆的网友很迷惑,相信“早餐唤醒精彩一天”的说法很多年,难道真的是被“套路”了吗?
可见,这样的“言之凿凿”充满了既定“套路”。为了将一些无法通过科学验证得出的结论传递给众人,伪科学者们只能通过将一些观点伪装成看似如山的“铁证”,用于游说愿者上钩,这样的套路是必要的伪装。事实上,如果公众能够再往深一步探究或者验证,经常会发现纰漏。
作为公众健康传播领域顶尖专家之一的田向阳解释,一种是回顾性的,如在社区人群中找出一定数量的人,测量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患病情况,回顾他们过去10年甚至20年中吃早餐的情况,比较经常吃早餐、偶尔吃早餐和不吃早餐的人之间健康状况的区别,从而建立“吃早餐”这个暴露因素与“健康状况”之间的关联性,提出因果推断的假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