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近日举行的全球规模最大的通讯展MWC上,全球首批5G手机集中亮相。本周一,华为正式发布了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,该款手机搭载的是华为首款7nm多模5G芯片巴龙5000,率先实现业界标杆的5G峰值下载速率;三星也有了5G调制解调器Exynos 5100。
另一方面,产业链上游的厂商也在“催促”手机厂商加速在5G手机领域的布局。早在2016年,高通就发布了支持5G网络的基带芯片X50。从产业链,到手机厂商,都已经把5G当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。正因于此,5G牌照发放计划还没出炉,5G手机大战已经提前上演。
谷歌旗下一家智能家居公司推出的这款家庭安全系统,包括一个主控台、两个磁卡和两个传感器。系统开启时,如果安装在门窗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屋内有运动迹象,主控台就会发出警报;用户还可以通过应用程序,在自己的手机上对系统进行控制。
这套安全系统早在2017年9月就已经发布,然而直到今年2月初,谷歌宣布更新这套系统时,用户才发现了问题。原来,本次更新的功能是允许用户通过手机上的谷歌语音助手,使用语音对系统进行控制,这就意味着这套安全系统中必须内置有麦克风才能接收到语音信号,而用户一直不知道麦克风的存在,谷歌在所有产品说明中都没有指出这一信息。
校园行是让已经有名气的脱口秀演员,如李诞、池子和史炎等走进校园做公益演出。仅去年一年,校园行就为 15 座城市的 23 所高校送去了笑声。而今年,校园行的规模会扩大到 25 所城市,120 所高校。
吴有音打磨《南极之恋》的过程,也颇具浪漫主义色彩。电影结尾,南极进入极夜。为了表达出在全片中比例甚小的极夜之美,吴有音当初带着《南极绝恋》小说,一个人去了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极夜的北极,在一座小木屋里独自生活一个月,没有广播和手机信号,把小说改编成第一版剧本。
第三季延续了《舌尖》系列纪录片以主题分集的习惯,共分为“器”“香”“宴席”“食养”“厨人”“酥”“节气”“融合”八集,分别介绍了中国美食的器具、小吃、点心、医食同源等特色。虽然介绍小吃的第二集《香》中,分集导演黄鹤带领团队用8个月时间去了20个城市,接触了136个人物,调研及拍摄120种小吃,但最后的呈现依然让不少观众认为“故事大于美食”“说教味道太浓”“舌尖的味道变了”。
对此,第三季总导演刘鸿彦解释称,新一季的主题是希望在呈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基础上,增加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,因此导演组通过大量前期调研、学术研讨,对中国菜肴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溯源。比如,团队曾为白菜去了四五趟扬州,还找到农业大学专门研究农史、蔬菜史的专家,辗转多地去查资料,花费大量心血,只为搞清白菜从北方到南方是怎么演变的,中国白菜又是怎么传到韩国的。